文人画——以前我没想过这问题。现在好像也没想。这两年我画了一阶段画,有人说是文人画。说我文人画的过去也有。八九年前,张仃先生还住红庙,离我住处不算远,常去拜访。有次我携带一卷水墨小品向张仃先生请教(那一阵子,我刚出版有关西方绘画的一本随笔,准备撰写有关中国绘画的散文,一边看古人的绘画作品、画论,一边也慢慢画着),他对灰娃先生说:“车前子的画是真正的文人画。”我喜滋滋的,倒不在乎文人画不文人画,在乎前辈对我的鼓励。有关中国绘画的散文写了几篇,另有稿约,这画画的事也就搁下。
著书对我而言,是种乐趣,只是出版之后,版税或者稿费拖欠,甚至有瞒着我转让版权的,这就不好玩了,心想还是要现金交易。这就画起画来,柴米油盐不会天上掉下,卖画吧,卖画总要个说法,方便的说法,就是接受文人画这个说法。
私下里我觉得我的画是诗人画。我拿着毛笔,在一张宣纸上展开、呈现我的想象力,咬破点之茧,吐出一根线的丝来。我不是说文人画不需要想象力,因为我觉得诗人和文人是两个状态,诗人是想象力的宠儿,仿佛闪电一下插叙在我们平庸的生活之中,而文人接近熬药,你要把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放在脑袋的药罐里,蜷身于黯淡灶头,添一把稻草,再添一把稻草,时光在窗户上一会儿曙红(黎明之际)一会儿锌白(正午之际)一会儿藤黄(呀,这么快就人到黄昏),药罐渐渐咕嘟咕嘟冒出热气翻出鼾声……一言以蔽之,文人是博学的符号。我才疏学浅,怎敢以文人自称!当然也不敢说文人画了。
中国文人画,通常从王维说起,接着东坡襄阳啦,青藤白阳啦,八大山人啦,这些姑且不论,我想说文人画是不断变化着的,甚至变化更大。现在很少有人把赵孟頫的画看作文人画,在元朝他却是文人画翘楚;徐渭当时没几个人认可他的画,而徐渭的画在今天简直就是文人画的代名词。看不到变化的人,就会一辈子在梅兰竹菊里绕口令。
有时候我也瞎猜,我的画被人说是文人画,大概有它的道理。它可能是文人画的一个变种:置于个性化位置的诗人画,文人画是它的胎记。文人画传达寻章摘句,诗人画表现奇思妙想。是这样吗?以后想想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冒险小王子 师妹虽软,可颇有男子之风 西藏的月光 妈妈,请在童年这样爱我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问诊中国 张作霖秘传 我是阿斗,我不用人扶 懒糊窗:最杂的杂文,粒粒如金 华尔街之狼 (电影珍藏版) 学会忽略学会忘记 味言道:写尽天下美食,写尽人间世情 折翼天使 苏小懒-我们的最终曲(出版) 教练型领导 闲情偶寄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余震 醒世姻缘传 我在天堂说爱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