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刘禅将金帛赏赐给张温,并在城南邮亭设宴款待他,命令众官为他送行。
诸葛亮殷勤劝酒。
正在饮酒之际,突然有一人醉酒而入,昂首挺胸地向张温作揖,然后入席就坐。
张温感到奇怪,于是问诸葛亮:
“这个人是谁?”
诸葛亮回答说:“他姓秦,名宓,字子,现在是益州学士。”
张温笑着说:“号称学士,不知道肚子里有没有‘学事’?”
秦宓正色说道:“蜀中三尺小童都在学习,何况是我?”
张温说:“那你说说你学了什么?”
秦宓回答说:“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三教九流,诸子百家,无所不通;古今兴废,圣贤经传,无所不览。”
张温笑着说:“你既然夸下海口,那就请你以天为题来问我吧。天有头吗?”
秦宓说:“有头。”
张温问:“头在哪里?”
秦宓说:“在西方。《诗经》里说:‘乃眷西顾。’由此推断,头在西方。”
张温又问:“天有耳朵吗?”
秦宓回答:“天居高临下而听卑下之声。《诗经》里说:‘鹤鸣九皋,声闻于天。’没有耳朵怎么能听?”
张温又问:“天有脚吗?”
秦宓说:“有脚。《诗经》里说:‘天步艰难。’没有脚怎么能走路?”
张温又问:“天有姓氏吗?”
秦宓说:“怎么可能没有姓氏!”
张温问:“什么姓氏?”
秦宓回答:“姓刘。”
张温问:“怎么知道的?”
秦宓说:“天子姓刘,所以知道。”
张温又问道:“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吗?”
秦宓回答:“虽然从东方升起,但却从西方落下。”
此时,秦宓言辞流畅,回答问题如行云流水,全场为之震惊。
张温无言以对。秦宓便问道:“先生作为东吴的名士,既然以天事下问,必能深明天理。昔日混沌初开,阴阳分明,轻清者上浮成为天,重浊者下沉成为地。
直至共工氏战败,头触不周山,天柱折断,地维缺损,天向西北倾斜,地往东南陷落。既然天是轻清而上浮的,为何会向西北倾斜呢?又不知轻清之外,还有哪些事物?愿先生指教。”
张温无言可答,只得离席道谢说:
“没想到蜀中竟有如此俊杰,听其言论,使我顿开茅塞。”
孔明怕张温羞愧,于是用好言相劝道: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